新闻中心

气温高湿度大 又闷又热的“桑拿天”来了

作者: admin   点击次数:   

  广西三月三假期结束了,但气温依旧热情未减。本周,南宁每天最高气温都有30℃+,湿度大、又闷又热的“桑拿天”将成为这周天气主角。

  15日白天,广西以阴天为主,15时大部地方气温出现小幅度下降。但除了少数地方天气比较凉爽,多数地方依旧比较炎热,15时大部地区的气温在29~32℃之间,百色局地有37℃高温。

  新的一周开启,西南暖低压继续盘踞影响广西。右江河谷一带的高温还将持续,最高气温35~39℃,其他地区30~35℃。

  广西气象台预计,15日晚上到16日白天,桂林、柳州、河池等市及来宾、贺州两市北部中雨、局地大雨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他地区阴天有分散阵雨或雷雨。

  南宁市气象台预计,15日晚到16日白天,南宁城区多云、局地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3~32℃,偏南风2~3级。

  未来五天,南宁市的天气总体炎热,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均有30℃+。大家外出活动需注意防暑防晒、多补水,出门带好晴雨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温提供了能量、高湿提供了水分,16日至17日南宁市将出现局地性阵雨或雷雨,大家在出行时需注意安全,勤备雨具。

  15日至21日,广西有较强降雨和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广西气象台预计,15日晚到17日白天,降雨范围从桂北扩张,雨势增强。桂北、桂东以中雨大雨为主、局地暴雨和短时雷暴大风继续来“搞事”。18日至20日,桂北、桂东还有较强降雨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影响。

  19日至20日,转为多云为主的天气,局部有阵雨,最低气温24℃左右,最高气温33~35℃。(记者赵金玲 实习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总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15707514532

微信:15707514532

地址:海口三亚都有资源 【营业】中午12-凌晨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