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鹅城惠州—被称为“中国的迈阿密”(一文看透

作者: admin   点击次数:   

  沿着祖国海岸线,进入广东,一路经过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来到惠州惠州全市土地面积1134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519平方千米,海岸线千米,是广东省海洋大市之一。半岛与海湾相间,良港较多。岛屿罗列,有大小岛屿162个。由于地理位置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长滩相似,惠州被称为“中国的迈阿密”。

  惠州,别称鹅城,广东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认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境内东江蜿蜒。

  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以来都是东江流域、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古时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惠州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纵队。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粤剧、 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数量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惠州是客家人、潮汕人和广府人融合得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是客家人从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客家人是惠州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客家文化是惠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属珠江三角洲东北、东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北纬22°24′―23°57′、东经113°51′―115°28′之间。市境东西相距152千米,南北相距128千米。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并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北与韶关市、西北与河源市为邻。与周围六市政区界线千米。市政府驻惠城区江北。

  惠州市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地层岩性多样,以花岗岩等岩浆岩为主,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发育。断裂构造的展布,以东北向为主,主要有罗浮山断裂带、紫金—博罗断裂带、莲花山断裂带。岩性多样形成种类多样的土壤。变质岩类主要分布于莲花山大断裂带、紫金—博罗断裂带北部、罗浮山山麓部分,发育的土壤一般土层在1米以上,质地较细,黏粒含量较高,磷、钾养分较丰富。红色砂页岩主要分布在博罗、惠东等地,由不同粒径的砾石、砂、黏粒组成,土层一般浅薄。河流冲积物遍布各地,土层深厚,质地较均匀,黏粒含量和土壤养分较高,适应性广。海滨沉积物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惠东、惠阳等地,土壤土层深,养分含量丰富,潜在肥力高,但含盐量高,有的还可能受酸、碱危害。

  惠州市北依九连山,南临南海,为粤东平行岭谷的西南段,地貌类型复杂。地势北、东部高,中、西部低,中部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相间,在丘陵、台地周围以及江河两岸有冲积阶地。其中,中低山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7.7%,丘陵占26%,台地占35%,平原阶地占31.3%。

  北部和东部有天堂山、罗浮山、白云嶂和莲花山集结形成的中低山、丘陵,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的中低山。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惠东的莲花山海拔1336米,为全市第一高峰。

  中部和西部主要为东江、西枝江及支流侵蚀、堆积形成的平原、台地或谷地,主要有惠州平原、杨村平原和西枝江谷地。

  南部连南海,海岸线千米,属山地海岸类型,岬角、海湾相间排列,形成复杂的侵蚀—堆积基岩港湾海岸。在大亚湾黄鱼涌一带尚有红树林分布。海底地形特点是湾底呈槽形,底平、水深。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惠州市。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属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22度,7、8月份惠州降雨较多,9、10月份天气晴朗。

  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横贯境内,境内水库容量超过16亿立方米,是供给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主要水源。

  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的“李家拳”是中国武术中南拳的五大拳种之一,惠东的“平海渔歌”名扬神州,龙门的“农民画”被誉为中国三大民间画之一。惠州是东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广府、客家、潮汕等三大民系在这里共融共生,因此也孕育出惠州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认为,惠州是客家四州之首,因此,惠州被称为客家侨都。

  客家人从粤东、闽西、赣南迁到惠州不过四百多年历史。但惠州客家人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创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惠州客家文化,既有其来源地梅州、赣南、闽西客家的传统,又善于吸取广府、闽南文化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采。如惠州山歌虽然源于梅州,但受当地土著歌谣的影响,曲调没有梅州山歌那么圆润柔和,却显得高亢豪放。东江美食也独具一格,与梅州美食有所不同。

  汉剧与粤剧、潮剧并列为广东三大剧种。汉剧别称外江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国牡丹”的美称。惠阳汉剧团是在1963年以龙川的东江汉剧团为基础,吸纳了来自汕头、韶关和梅州等地的汉剧汉乐人才组成的文化团体,曾经成功地演出了《秦香莲》、《海瑞罢官》等汉剧。该团1976年在惠州人民会场(现在花都影剧院)连续上演了《秦香莲》47场,场场满座,盛况空前。1984年该团撤销。但许多艺人仍满怀对客家传统地方剧的执着追求,自愿组建了惠州市汉剧乐研究会,力争让这朵客家艺术奇葩重放异彩。

  惠州客家山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歌词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当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惠阳客家山歌“日头一出半天高,看牛阿姐好转朝,若然转去无朝食,番薯芋仔拿两条”。(含曲调)就被星海音乐学院温萍教授收入所著《客家山歌揽胜》一书中。良井镇楼角村客家人王俊文44年共自编自唱山歌7200多首,他坚持用山歌帮助农民少盲,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被群众誉为“山歌王”。永湖镇客家女歌手黄红英更是驰名海内外的“山歌明星”,她以一首《客家妹子爱唱歌》唱红大江南北。

  笔者在博罗县工作21年过程中,曾被当地客家口头的熟语客家歇后语迷醉,日积月累,竟记录下近百句。这种口语的引注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句是类似谜语的谜面,后一句是谜底,也有省去后一句的。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床底下破柴――撞板”;“黄牛过水――各顾各;驼背睡觉――两头不搭席;狗咬乌龟――无从下口;腊蔗打狗――少一辘;单眼仔看老婆――一眼看清;老公背老婆看戏――辛苦搭出丑……”这种客家歇后语,善用比拟、双关、夸张等艺术手法,把客家方言形象化了,既丰富又生动,令人忍俊不禁。

  惠州美食有三件宝:东江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内外颇具盛名。其实,这是东江客家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杰作。

  惠州梅菜的主要产地是矮陂镇土桥村,种梅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相传土桥梅菜是一个姓卢的客家人先种,现在该村户户都种,种植、加工技术很有讲究,成为惠州名优土特产。惠州地域名优特产还很多,如龙门西溪竹笋、蜂蜜;博罗酥糖、麻陂肉丸,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坝三黄鸡;惠东铁涌献蚝,高潭明姜;惠阳淡水沙梨,镇隆荔枝等等。

  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1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叶挺故居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是惠州市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基地。积极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惠阳区秋长镇2009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先后公布了四批市级“非遗”名录,挖掘保护了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惠东渔歌、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舞火狗、小金麒麟舞、龙形拳、九龙峰祖庙庙会、凤舞等7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民族民间特色之乡申报评选活动,培育和推出一批市级“民族民间特色之乡”,龙门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挖掘了龙门农民画、蓝田瑶族舞蹈、惠东渔歌、麒麟舞、龙形拳等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品位全面提升。邓演达纪念园、廖仲恺纪念园建设有序推进,对水东街骑楼、金带街、丰湖书院等历史风貌有计划地进行恢复,打造了东坡园、丰渚园、挂榜阁、合江楼、朝京门等历史文化风景线。

  在惠州的客家地区,每到春节期间,农村里都要举行“上灯”仪式,凡是哪家上年添丁的,都要在祠堂里吊一盏大花灯,其间户主抱来前一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列祖列宗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是”表示祝愿,完毕后全族人开怀大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宗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

  惠州人向来爱听粤剧、唱粤剧。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民间艺术家苏定明介绍,惠州曾是东江流域的文化中心,也是粤东通往省城的必经之地,因此粤剧剧团大都在惠州演出过,引起过轰动。在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粤剧在惠州民间盛行,“睇大戏”“唱大戏”的人比比皆是。深厚的群众基础,诞生了演唱功底不凡的本地粤剧团,更是让粤剧传唱于大街小巷。直至今日,饮早茶、听粤剧、看粤剧、谈论有关粤剧的逸闻趣事,仍是惠州普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像鹅城曲艺社这样的民间“私伙局”,在惠州遍地开花。据魏金发介绍,惠州有近百个团队,约有数千人参与其中,看粤剧自娱自乐的更是数不胜数。俗话说,“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惠州也不例外,粤剧已经成为好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惠州市境内主要通行汉语方言,也有少数人讲瑶语和畲语。龙门县北部的蓝田瑶族乡有讲瑶语的,但已逐渐汉化;惠东和博罗有少数人讲畲语。

  境内通行的汉语方言主要有客家话、福佬话(闽语)和白话(粤语)。各方言的分布大致与周边的方言环境相一致。客家话是惠州市第一大汉语方言。由于地区的紧密性,东部地区有讲闽语的。西部地区有讲粤语的。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惠州市境内的汉语方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新词的引进和一些旧词的退出。同时,客家话、福佬话和白话词语也在交流中相互吸纳应用。这样就使得几个方言的一般词汇都有一定的变动。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较多外来人(特别是外省人)的进入,惠州市境内使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惠城区内,变化相当大,在公共场合,方言的使用率已大大低于普通话的使用率。各县城内方言的使用率也有降低趋势。

  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颇多,主要景观有惠州西湖西山顶上的泗洲塔、平湖北畔的元妙观,城区桥西东城基3号的文笔塔、桥西上米街北门渡口所的古城墙,罗浮山中的冲虚古观、酥醪观,惠东平海镇的平海古城、多祝镇皇思扬村等。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被贬谪到惠州留下多处遗迹,其待妾王朝云病逝就葬在西湖边的孤山。

  至2020年1月,惠州市建成景区60余处,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9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2处(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朱明洞景区) ,国家4A级景区11处(惠州西湖、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南昆山温泉大观园、龙门铁泉、尚天然国际温泉小镇、、惠州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永记生态园、巽寮滨海旅游区等);3A景区18处(香溪堡旅游区、冠和博物馆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 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2处(南昆山、广东御景峰);国家生态风景区1处(白盆湖国家生态风景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点1处(永记生态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处(罗浮山、南昆山、惠东古田自然保护区、惠东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省历史文化名城2处(惠州市、惠东县平海古城)。

  惠州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多达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城市型湖泊西湖、农村型湖泊泰荣度假村;首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叶挺将军纪念园等 。自然景观占惠州市旅游资源的75%,在惠州旅游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惠州市市区,由西湖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总面积20.91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3.13平方千米,集观光览胜、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惠州市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有13座(最高的莲花山海拔1336米),有旅游特色奇山16座:罗浮山、南昆山、象头山、九龙峰、莲花山、白马山、五马归槽、白云嶂、红花嶂、蟹眼顶、坪天嶂、乌禽嶂、斧头石、仙人寨、桂峰山和三角山,其中开发和建成旅游风景区有罗浮山风景区、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惠东九龙峰。

  在市境内,有大大小小湖泊、水库130多个,其中主要有西湖、白盆珠水库、天堂山水库、显冈水库、花树下水库、角洞水库、红花湖等。

  历史遗迹:存有著名的泗洲塔、古城墙、文笔塔、黄家祠、王朝云墓、苏堤、苏东坡纪念馆、元妙古观(以上历史遗迹皆位于市区),博罗罗浮山的冲虚古观、黄龙观,惠东县的平海古城、多祝皇思扬古围村等。

  纪念地:主要有中山纪念堂、邓演达纪念园、仲元亭、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江人民烈士纪念碑、叶挺将军纪念园、廖仲恺纪念碑、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高潭“东江红都”等。

  盐洲岛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的东南部,临南中国海红湾,是考洲洋内的内陆海岛,是惠州市唯一一个以盐、捕鱼、农业为基础、工业、贸易和旅游业为一体的海岛町,保持原汁原味的渔耕生活,村子内安静人少那里有原生态的海边风景,珍贵的红树林和活泼活泼的白鹭,风光优美,深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岛上有风车山,群山相连,山野中蔓延的白色风车耸立在云端。

  巽寮湾景区位于惠东县城平山镇南部,北回归线以南,位于南海大亚湾东部,沿山与海相邻,山海被嵌入,海天融合,属南带温湿型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1.7,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区内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滨观光资源,全长20公里以上的海岸线个湾,以石奇美、水奇清、沙奇白而闻名,被称为“绿色翡翠”和“天赐白金堤”,巽寮湾的山、海滩、岛上的巨石蔓延开来,湾一带有30处以上的悬崖石刻,海面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十来,巽寮湾后三角岛是由三个相连的小山组成的岛,岛泉清澈,沙质柔软,山峰奇石怪石。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港镇大亚湾和红湾交界处的大星山下九莲澳海滩,当地称为“海龟湾”,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海龟唯一的产床,也是中国、亚洲架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中国一绝”。

  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主峰飞云顶,山势雄浑,风景秀丽,日观、云观、海观是罗浮山三大著名景观,风景区内有大小峰432座、飞瀑名泉980余座、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处,主要有朱明洞、酥地、黄龙观、华首寺等风景区,其中,朱明洞是罗浮山的核心观光地,景区内的冲虚古观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十大古观之一,每年吸引无数信徒来这里祈福,史学家的司马迁将罗浮山比喻为“粤岳”,所以罗浮山被称为“岭南第一山”。

  惠州西湖国家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由西湖风景区和红花湖风景区组成,以高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是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以休闲和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山川秀丽,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黛,古色古香亭台楼阁隐匿在树木葱茏之中,风景区天成,有“苎萝西子”、“岭南明珠”之美称,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历史,2018年10月30日,据国家文化旅游部透露,惠州西湖风景区升至5A级风景区,六湖九桥十八景成为罗浮山风观光地后,成为惠州第二个5A级风景区。

  罗冈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委员会南门村,建于清代,被称赞,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陈氏祖祠的艺术奇葩“如果自己不来现场体验的话,很遗憾。

  惠东龙峰祖庙位于惠东县大岭镇谭公村九龙峰,建于明代,本名谭公祖庙,九龙峰位于莲花山脉的南端,西支江边,因为山峰像九条游龙,所以得名,因为寺院在这座山的腹地,所以也被称为九龙祖庙,清道光在3年内用乡众的捐款进行了重修,当年的“九龙峰谭公庙碑记的增修”还留在庙里,庙前有另一种形态的狮子,有雄有雌,其造型逼真,威严而温和。

  惠州三角洲岛是中国第一个拥有合法产权的私人岛屿,岛屿占地16公顷,一直以“水清、石奇、沙幼”三个名号在南海,被称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从广州开车只需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这里没有冬天,是四季分明的亲海圣地。

  角峰梯田,坐落在惠东县多祝镇的角峰村——个名为畲族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小村庄,是一个“靠山吃山”的畲族村落,每逢稻穗飘香的时候一片金黄,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至,梯田也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

  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东北部,元惠州市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白盆珠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合并,2004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南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性湿地生态系统和候鸟的栖息地繁殖环境,是集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产繁多,岭南佳果品种齐全,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独有的土特产品。

  惠州梅菜是惠州独有的传统特产。历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自苏东坡来惠州后,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民间传为正气菜的梅菜由东坡传授的东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扬四海。由于梅菜不仅可独成一味,又可以把梅菜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

  罗浮山酥醪菜是位于博罗境内的罗浮山酥醪村出品的干菜,又名仙人菜。由于地处罗浮山北峰的酥醪村有着土质肥沃,气候独特、水源无污染等特点,加上酥醪村人制作干菜的独特手法,所以酥醪菜具有味美、纤维质少、用量少等特点。

  罗浮山百草油是由位于罗浮山脚的药厂采集百余种产于罗浮山的草药,承袭古方提炼配制而成的一种药油。由于其成份比例合理,药性平和,气味芬芳,药效显著,内服外用均可成为家居、旅游必备的良药。自1985年以来,年产一千多万瓶的百草油连续两届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的称号。

  罗浮山甜茶是居住在罗浮山的制茶人采天然生长在罗浮山的独有茶种,用独有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特产。其味道甘甜可口。

  南昆山观音菜是誉为回归线的绿洲的南昆山所独有的一种蔬菜。这种外型似兰花叶,碧绿而无污染的观音菜,入口先感有韭菜味,再嚼依次会感有大蒜、大葱、微苦、甘甜的味道。

  龙门是惠州的东北部山区,盛产苗竹。竹笋的苗竹盛产区的特产,每到竹笋收获季节,竹农便到竹林挖取可加工的笋,经挑选后再加工。龙门产的笋干色泽金黄,香甜爽滑,用作各种肉类的配料,其味特佳。现经加工的龙门竹笋,极为方便游客携带和储存。龙门产的竹笋,尤以西溪河一带产的最佳。

  龙门米粉是选用优质的黄粘米作原料,用优质的山泉水和合加工精制而成,粉丝透明,幼滑、爽口,不易断,用沸水泡片刻,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作主食老少皆宜,作早餐更是干吃或配上上汤均可。

  博罗酥糖是由博罗县糖果饼干厂选用当地产的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有酥松可口、甜而不腻,价格适中,便于携带等特点。是只有博罗才有生产的地道特产,有罗浮山牌为正宗。

  惠州四时佳果品种繁多,博罗食品工业总公司根据惠州的实际,生产博罗凉果。主要产品有:陈皮梅、甘草梅、话梅姜、应子、蛇胆陈皮等百种。这些凉果,93年曾获马来西亚食品博览会金虎奖,95年又获中国优质食品奖。

  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惠州荔枝更以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闻名于世。每年农历三月,惠州荔枝便有荔枝陆续上市,五、六月是荔枝的盛产期。届时,果形别致,颜色鲜红悦目,果肉状如凝脂,清甜浓香,风味独特的荔枝到处皆是。主要品种有:淮枝、糯米糍、桂味、黑叶、妃子笑等等。主产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

  龙眼,又称桂圆,和荔枝并为无患子科果树中最优秀的果树。龙眼不仅食味清甜,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每年八月份左右,有大量的鲜龙眼上市,供人们尝鲜,除鲜食外,可加工成罐头,炼制成圆肉。惠州产的龙眼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

  芒果果实扁平,表皮为绿色,熟透时,表皮金黄,果肉香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鲜吃有生津止渴、消暑舒神之功效。不少有心人还将其制成芒果干、芒果叶等供不时之需。惠州产的芒果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东、惠阳、博罗、惠城区。

  惠州是我国柑桔的主产地之一,可谓村村有柑桔。位于博罗杨村的柑桔场,占地89平方公里,年产量达110万担。每年十月,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把筐筐柑桔发运回店。购者品尝时谓:“分甘(柑)同味,大吉(桔)大利”,至大年初一,家家更是把大桔视为珍品,以求新年大吉大利,万事胜意。惠州产的柑、桔品种齐全,全市各县区均有种植,是惠州的主产水果之一。其副产品主要有桔饼、鲜橙汁等。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15707514532

微信:15707514532

地址:海口三亚都有资源 【营业】中午12-凌晨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