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莱山区民政局助浴服务让老人“澡”回尊严

作者: admin   点击次数:   

  近年来,烟台市民政局创新开展“四心”项目,其中一项就是“爱心助浴”,主要面向三类老年人:一类是兜底保障人群,即分散供养、经济困难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第二类是80周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这两类老人每月可享受1次免费助浴服务,由市级承担100元/次的补助标准(2024年调整至120元)。第三类是延伸服务人群,为其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享受费用减半的优惠政策。

  莱山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组织专业化养老服务公司成立助浴队伍,拉开助浴服务帷幕。通过梳理摸排辖区“三老”优抚对象(老复员军人、老伤残军人、老烈士遗属)、经济困难和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开展助浴服务。在助浴服务的第一天、第一位服务对象令印象深刻。

  第一位服务对象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身体瘫痪已卧床多年,身边只有身体稍好的老伴照顾饮食起居,但是对于老人,却也无能为力。对于这类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的老人而言,一般需要3-4人才能为老人完成一次深度清洁。助浴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老人有褥疮留下的疤痕,也有新的褥疮正在形成,可以想象,长期卧床不能洗澡带来的痛苦。

  对完全失能老人开展助浴工作的困难,或许仅仅来自体力,这类老人往往有助浴需求,也期待有人协助完成清洁,解决这类问题对于专业团队而言是最简单的事,无非就是多增加“助浴力量”,但对于一些长期独居导致性格孤僻或者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完成一次助浴绝非易事,因为这类老人往往会难以接受或者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助浴团队不仅付出“体力劳动”,也要付出“脑力劳动”。比如,助浴团队曾为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上门助浴,有一位独生子长期在外务工,邻居偶尔过来探望,但是太久无人登门拜访,助浴员上门时发现老人眼神冷漠,显得局促不安,开始表现比较抗拒。工作人员立即调整思路,改变一上门就搭建设备准备浴资的工作流程,而是坐下来陪老人拉家常,逐渐让老人轻松下来,再介绍有关政策和助浴服务,经过悉心引导,老人非常配合地完成助浴,换上干净漂亮的衣服向工作人员展示,拿出糖果分给大家吃,临走时眼含热泪向助浴员表达谢意。

  服务团队在助浴的道路上摸索前进,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例如农村冬季天气寒冷助浴条件简陋,有的老人家属抵触异性助浴等等。为此,助浴团队总结开展助浴服务以来的经验和难题,初步形成“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做朋友”的服务思路,服务队不仅仅提供单纯的助浴服务,更要像亲人一样为老人理发、做饭、助洁、陪同聊天,把老人当成可以长期走动的亲人。同时积极拓宽助浴形式,由单一的入户服务发展到“入户与机构集中”两种助浴形式。对有助浴意愿,但是家里不具备助浴条件的特困家庭,团队会安排专人专车接至日间照料中心集中服务,助浴后还会为老人准备午餐,确保不落下每一个需要服务的老人。此外,团队还建立了一套标准服务流程,包括现场评估、电话预约、浴前物料准备、浴前评估、开始助浴、助浴结束保暖等,助浴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量体温、观察身体状况、保暖、消毒、签订《助浴服务协议》、浴室清理等工作。就这样,助浴服务逐渐受到大家认可。有的老人或者老人子女会主动联系助浴团队上门助浴。自莱山区开展助浴服务以来,从2022年的112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3164人次,累计服务8671人次。

  依托助浴打下的良好的服务基础,莱山区民政局积极拓展助老服务,逐渐开展助洁、助医、助餐、助行等居家上门照料服务。同时,莱山区民政局统筹租赁养老用房,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委托第三方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开展短期托养、长期托养等服务,由于前期助浴工作赢得了老年群体的普遍认可,不少独居老年人或者附近小区老人子女主动联系,在日间照料中心享受托养服务,有的老年人因冬季寒冷,也会选择来此过冬。此外,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动脉检测仪、理疗足浴桶、康复训练机等康养设备,吸引很多老年人来此理疗保健,空闲之余老人们会聚在一起演奏乐器、下棋、打麻将,让老人之间互相有了情感陪伴,真正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服务。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15707514532

微信:15707514532

地址:海口三亚都有资源 【营业】中午12-凌晨2点